安琪教授查房 成都6月30日讯(记者 胡旭阳)6月29日,1岁零8个月的明明(化名)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日前,一场多学科的联合紧急救治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进行,由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麻醉科、器官移植中心等科室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正在为一名1岁8个月的扩张型心肌病终末期患儿明明(化名)进行一场争分夺秒的小儿心脏移植手术。在医护团队的通力协作下,一颗健康的心脏移植到了明明体内,三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这场手术创下了整个西南地区患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年龄最小的记录。 明明接受治疗 一波三折的心脏移植手术 明明从出生开始就遭遇了诸多折磨,反复生病,发育缓慢。出生4个月就被诊断为“扩心病”,相比正常孩子的心脏要大一些,心脏收缩功能不好,根据评估,明明能够活到5岁的概率只有50%,父母随时都在为他提心吊胆。为了让他得到更好地治疗,爸爸妈妈带着他从南充来到了华西医院。但是由于他自己的心脏已经无法再正常工作了,心脏移植是挽救他生命的唯一途径。 给幼儿做心脏移植手术,因为配型、年龄、血型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最大的难度在于供体奇缺。 今年2月,明明的父母接到来自华西医院的电话,希望的曙光第一次被点燃。医院通知,目前正好有合适的供体,明明可以接受手术。怀着无限的期盼,明明的父母目送明明被推进手术室。不料,不到一个小时,明明就被推了出来,比手术计划时间提前了几个小时,父母意识到一定是发生了意外,急忙奔过去,原来,就在手术的准备过程中,发现供体的腹腔已经被感染,不符合移植的条件,手术无法继续…… 从2月份到6月份,明明的病情加重了,发生呼吸急促的频率加快,几次因为肺部感染而入院,医生一次次把他从生死线上抢救回来。但是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心脏移植还是唯一的办法。 幸运的是,6月10日,明明的父母再次接到华西医院的电话。这一次,明明的父母既欣喜,又担忧,一个只有一岁多的孩子,却要面临一场生死考验,但这是唯一能够挽救明明生命的方式。 多学科团队协作,重获“心”生 与成人心脏移植相比,儿童心脏移植需要更高超、精细的外科技术,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和不确切因素更突然、更繁琐,为此,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内科、麻醉手术中心、重症监护室、器官移植中心、护理团队、临床营养科等科室部门组成了多学科协作团队,通过多次会诊、评估,让明明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来接受手术,并制定好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6月15日,手术如期进行,在团队的倾力合作下,手术顺利完成。走下手术台,安琪教授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只要术后能够避免并发症,这孩子也就算挺过去了。 术后第一时间,明明被送到了重症监护室,小儿ICU主管医生邓丽静、护士长唐梦琳和她的团队接过了术后照护的接力棒。强有力的生命支持、持续的心电监测、呼吸机的辅助通气、密切的血气分析……一系列精心治疗和护理,明明在重症监护室安全地度过,6月19日就顺利摘下了呼吸机,6月26日回到了普通病房。 在主刀医生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安琪教授看来,小儿心脏移植手术最难的还不是外科手术,“最困难的问题,一是供体的奇缺,要找到这么小的供体很难,而且对配型、年龄、血型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二是团队的协同和处置能力,外科、内科、重症监护、麻醉、OPO团队必须要有效合作;三是小孩的心脏移植在围手术期的管理上要求更高,如何预防感染,手术的心肌保护,停机等都有一定难度。明明小朋友很幸运,所有一切都比较顺利。” 记者了解到,相比肾脏移植、肝脏移植等,心脏移植开展的难度更大。肾脏、肝脏移植除了捐赠之外,还可以活体移植。但是心脏移植,只有捐赠是唯一来源,供体少,也就导致了手术难以开展。2019年,心脏大血管外科共完成心脏移植手术20余例,目前,在华西医院排队等待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有40余名。 “我们很欣慰地看到,随着社会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后捐出器官,这也是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安琪说,这是他做这台心脏移植手术最大的感受。 (图片由华西医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