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自古多医家

来源:互联网 作者:崇州热线 时间:2021-12-14
唐慎微像。 唐慎微编撰成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曾懿所著《医学篇》。 □许永强 历史上,四川医学繁荣,宋朝后,已成为当时中国医学发展中心之一。北宋的唐慎微、明朝的韩懋

唐慎微像。

唐慎微编撰成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曾懿所著《医学篇》。

□许永强

历史上,四川医学繁荣,宋朝后,已成为当时中国医学发展中心之一。北宋的唐慎微、明朝的韩懋、清朝的曾懿等,皆为名重一时的医家,其著作《证类本草》《韩氏医通》《医学篇》等皆为医学名著。值得一提的是,两宋时期,蜀中医学在本草学方面就代表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水平。

唐慎微《证类本草》:撰写《本草纲目》的蓝本

唐慎微(约1056年-1136年),字审元,四川蜀州晋原县(今成都崇州市)人,也有文献说他是成都府华阳县(今成都双流区)人。北宋著名医药学家。

唐慎微出身于医学世家,自幼喜爱读书,经子传纪、佛书道藏,无不涉猎。至于古代医经和历代诸家方书,更是认真学习,反复揣摩,细致较核,以定优劣。宋哲宗元祐年间,唐慎微应蜀帅李端伯召请,到成都行医。后遂居成都。

据唐慎微同乡宇文虚中《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记》载,唐慎微外貌丑陋,不善言辞,却十分聪明。他分析病症,仅寥寥数语,而处方用药,非常谨慎,“洽病百不失一。”唐慎微用药精准效验,成为极受人爱戴的名医,当地人都叫他神医。

宇文虚中的父亲宇文邦彦患风毒病,请唐慎微医治,一投药,即“疗之如神”。病愈后,唐慎微预料病未断根,此病往后还可能复发,在离去前留下一封缄好的书信,并叮嘱一旦旧病复发,便可启开书信。不出所料,宇文邦彦旧病复发,打开书信,里面记有三个方子:第一方疗风毒再作,第二方疗风毒上攻,第三方疗气促欲作喘嗽。宇文邦彦按信中之方依次服药,半月后病即痊愈。

唐慎微不仅医术精湛,医德也十分高尚。凡病人有请,总是有求必应,随喊随到。“其于人不以贵贱,有所召必往,寒暑雨雪不避也。”他和三国时的董奉一样,看病不要钱。董奉看好病后,只叫病人代栽一到五棵杏树;唐慎微看好病后,只让病人替他收集一两个单方或验方作为报酬。他的这个要求,得到广大患者的支持和赞赏。唐慎微在编写《证类本草》时,其中的附方大多是这样从群众中搜集来的。

唐慎微在治疗中,深知药物学之重要,遂下定决心奋力重修本草。他在全面研究历代本草学著作基础上,广搜博采,遍读经、史、子、集等各类文献。在阅读中,他把有用的资料一一记录下来,并收录在书里。经过若干年辛勤努力,唐慎微编撰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标志着我国本草从此具备药物学的规模。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