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祭杜由来已久 明蜀王朱椿开先河

来源: 作者: 时间:2019-02-26
人日祭杜由来已久 明蜀王朱椿开先河

传说女娲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自汉朝开始,便有了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晋人董勋《答问礼俗说》云:“正月初一是鸡,初二是狗,初三是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七日为人。”

“人日游草堂”则始于宋,每年人日,文人墨客纷纷来到草堂祭拜诗圣杜甫。明清时期,这一祭拜活动流传更广。据史料记载,明初蜀王朱椿就开祭祀杜甫之先河。又据文献《修杜少陵草堂以陆放翁配飨记》所载,“以涓吉日,以中牢祀先生(杜甫)。”中牢即猪羊二牲,反映当时祭祀杜甫是以猪羊二牲进行祭礼,可见祭礼极为隆重,说明了祭祀杜甫的活动由来已久。至清代,人日祭杜已成为成都的一大风俗。

溯其渊源,还要从杜甫与高适的友谊说起。当年杜甫漫游时,曾与李白和高适两位大诗人相遇,结下真挚的友谊。杜甫流寓成都时,高适正在蜀州(崇州)做刺史,经常资助杜甫。公元761年,高适在人日那天题诗《人日寄杜二拾遗》寄赠杜甫,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公元770年,飘泊于湖湘的杜甫有一天重读高适这首诗,当时高适早已亡故,睹物伤情,遂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以寄托哀思。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传为诗坛佳话。

清咸丰年间,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在果州(南充)返成都的途中拟成一对联,抵蓉后特宿于郊外,等到初七人日这天,才进草堂题就“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此联一出,文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云集草堂,挥毫吟诗,凭吊诗圣。此后便成为成都人的一项重要文化生活,直至近代有所衰落。

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馆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首倡恢复人日游草堂的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二十七届。如今,“人日游草堂”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人日这天,民便扶老携幼,相偕至草堂凭吊诗圣杜甫,吟唱杜诗,赏梅祈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新闻推荐

“人日游草堂”系列文化活动闪亮登场“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昨日,由成都市文广旅局、青羊区人民政府主办,成都杜甫草堂...

,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