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底景象:无边静寂,“海雪”飞扬

来源: 作者: 时间:2017-02-26
原标题:无边静寂海雪飞扬----南海海底景象目击记新华社记者张建松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宋朝诗人张元这

“决心”号钻探工人准备“钻孔保护套管”装置(2月23日摄)。

“决心”号运营负责人史蒂文·迈迪和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67航次中方首席科学家孙珍教授在研究钻探工作(2月24日摄)。

原标题:无边静寂“海雪”飞扬----南海海底景象目击记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五丁仗剑决云霓,直取天河下帝畿。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宋朝诗人张元这首充满豪迈想象的《雪》,用来形容“海雪”飞扬的南海海底颇为贴切。

南海的海底在“下雪”

从海面到3770米深的海底,南海一直在“下雪”!这是记者通过“决心”号大洋钻探船上的水下摄像机,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情景。

“决心”号目前在北纬18度、东经115度的南海北部海域,开展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23日,为了给第二个钻孔安装一个“保护套管”,船上将套管装置系统和水下摄像机一起放到了海里,“现场直播”在海底的安装情况。

功能强大的水下摄像机,将自己从海面到海底的所见所闻,实时传输到船上的电视屏幕上。记者看到,摄像机刚刚下水,深蓝色的海水背景下,就出现了无数飞扬的白色“雪花”。

这些“雪花”似乎受到来自同一个方向湍急的海流影响。在屏幕上,一直从右向左倾斜着,快速运动漂移。偶尔还有一些大片的“鹅毛大雪”,在镜头前一掠而过。从海面到海底,除了在几百米处“闪过”几条小鱼身影,就没有再看见任何大的海洋生物。屏幕上呈现的是一片静寂的海底世界。

这些“雪花”名叫“海雪”,是深海中的悬浮物。海水中各种生物死亡分解的碎屑、海洋生物排放的粪便团粒、大陆水体带来的颗粒等,在海水中相互碰撞、相互结合,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雪花似的絮状悬浮物,最终降落到海底。

2015年12月,记者曾见过“决心”号水下摄像机拍摄的西南印度洋中脊700米深的海底景象,那里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海底世界,但“海雪”并不多。2016年8月,记者在我国万米级深潜器科考母船“张謇”号上,目睹过南太平洋新不列颠海沟5000米深海底的一场“直播”。那里的“海雪”大部分时间细密,如空气中漂浮的无数尘埃,悠然浮过。不似南海的“海雪”这般步履匆匆,令人感觉“风雪交加”。

在南海海底安装“钻孔保护套管”

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目标是钻取南海的基底岩石,在3770米深的海底,钻孔需打穿海底800多米的沉积层。为了防止钻孔在松软的沉积层里坍塌,钻孔最上面的651米,需要用套管保护起来。

23日到24日,随着“决心”号钻探机器发出一阵阵巨大响声,651米长的保护套管被一点一点“嵌”入海底。这套装置是总结第二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经验,专门研发的新装置。

装置最下方的套管,连接着钻头。钻头一边钻开海底沉积物,一边将套管“嵌”进海底。装置最上方是一个长方形的基座,中间放置了“返孔锥”,钻杆可从“返孔锥”重复进入钻孔。

24日晚,通过长达20多个小时的安装,套管保护装置最上方的基座终于在南海“触底”。

随后,船上通过一个非常巧妙的触动装置,将钻杆从“保护套管”里拔了出来。此后,将换一个专门钻取岩芯的钻头,通过“返孔锥”进入保护套管,就可从651米的下方继续深钻,直至钻取基底岩石。

在水下摄像机的“全程直播”中,记者看到,即使是在3770米深的海底,镜头前的“海雪”依然纷纷扬扬。

“决心”号水下摄像机拍摄的“钻孔保护套管”装置在南海“触底”景象(2月24日摄)。

南海是研究深海过程的“天然实验室”

深海,是地球表面最晚认识的部分。人类对于深海的了解,不如月球,甚至比不上火星。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证明“洋底扩张”到发现“深海风暴”,从发现非光合作用的“黑暗生物链”到地壳深处的“深部生物圈”,深海里的一系列新发现,为人类认识自己的家园打开了新视野。研究深海过程,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的突破口。

南海地处低纬区,具有一系列深海研究“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在南海这个“天然实验室”里,地球动力学家可以研究大陆岩石圈的破裂机制,物理海洋学家可以探索深处环流的驱动力,生物地球化学家可以研究各类化学元素交互作用、生物耦合与非耦合过程,海洋沉积学家可以追踪颗粒沉积物的路径。

目睹“海雪”飞扬的南海海底景象,仿佛轻轻掀开了这个“天然实验室”神秘厚重的窗帘一角。随着第二个钻孔准备完毕,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将进入最关键阶段——钻取南海的基底岩石。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